看了很多文章讨论要不要生二胎,如何与兄弟姐妹相处,如何教育,我一直沉默,因为生活没有给我一个明确的答案,我一直在不断细化!
01
“老大和老二情商不同”,这是很多二孩家庭讨论的问题。
我曾经以为老板会更独立,但事实证明我错了。
"
每次多多让我抱抱他,他都会喊:“姐姐,妈妈抱抱我!”
淼淼驳斥:那又怎样?为什么你觉得我抱你妈妈会生气?
"
因为淼淼不知道,每次妈妈抱姐姐的时候,弟弟都会有些醋意。这种小情绪可能是老板独有的。享受过100%的老板,在面对99%的时候,也会觉得自己失去了应该属于自己的一切。从1%幸存下来的第二个孩子被后面的20%和30%受宠若惊。
记得刚生下喵喵的时候,朵朵很喜欢姐姐。每次从幼儿园回来,都会看到姐姐想抱抱她,但只要想给姐姐喂奶,多多就有些失落:毕竟以前是他和他妈妈独有的。亲密的时间。
我的大女儿经常说:“谁和我在一起?” 我妹妹对自己很满意。同时,妹妹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更强。她可以快速判断谁在打主场,然后瞬间投入到自己的角色中,很讨人喜欢。
我家曾经雇了一个阿姨一个月。整整一个月,朵朵都没有接受我的阿姨,对我非常的黏着。淼淼从第一天就判断这是下一位保姆,所以她非常有礼貌和配合。阿姨。
02
我自己是独生子,在没有二孩的时候,也想过生二孩会让大小姐失去太多关注,所以我反复提醒自己不要忽视大小姐。
生完二胎后,才发现原来是二胎被忽视了好吗?
一位前同事小弟开玩笑说:“还好我有一个弟弟,妈妈抽空骂他,没时间理我。”
那时候二胎还处于小动物阶段,我们对二胎的关心基本上就是喂奶、换尿布、洗澡、睡觉。反正她不明白,也没有要求。相反,老板有专人陪他讲故事,带他出去骑三轮车,一日三餐用不同的方式做。
随着孩子的长大,这一切都变得越来越明显!真的不是因为偏心,而是因为每个老妈妈的体力都有限!骂孩子很累,不是吗?
老板的修炼,耗费了我所有的时间、精力和金钱,当然也承载了我几乎所有的怒火!
朵朵四岁开始弹钢琴。我每天都在练习,一记一记。现在,在十岁的时候,我可以听到我的节奏和咆哮。
我四岁时开始空手道。每一次训练,我都趴在地上,希望能记录下他的每一个动作,这在妈妈眼里是非常帅气的。
我五岁开始画画妈你松手今年肯定找,即使在纸上画了两个圆圈,我也欣喜若狂地拍照发到朋友圈。
更不用说装满柜子的故事书,每天二十个加减乘除,背乘法公式……
淼淼其实快四岁的时候就开始弹钢琴了,练琴的时间太少了。毕竟妈你松手今年肯定找,陪练是一种体力劳动,既伤身,又伤心。老大陪老二的时候,老妈需要慢下来。
妙妙钢琴老师,一位非常善良的俄罗斯老太太,猜到这也说明了家里二胎自由成长曲线的趋势,认真道:“她还小,一切皆有可能,多花点时间?”
不是不想,是真的不行!
淼淼开始学跳舞。从被送到教室的那一刻起,老妈就想,我的天,我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,赶紧跑吧!
淼淼读了二年级也记不住乘法公式,我很生气,因为我做了很多新数字,犯了一堆错误。
有一天,我哥哥像往常一样练习钢琴。淼淼玩着玩着自己的玩具,然后趴着睡着了。
这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。我很容易找到自己的生活空间,我并不特别强调成年人的关注,因为我习惯了关注或陪伴总是被分享的。
03
回到情商上,老板经常说:“妈妈,你为什么生气!”
老二悠然道:“为什么?!又不是你没听妈妈刚才说的xxxx的话”
估计这跟老二大部分时间都是充当观察者的角色有关。
有一次,老板在完成作业前偷偷看了一本漫画书。老二看到后,立即打开书包拿出作业,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作业,收拾书包,洗了脸睡觉,尽量不惹恼已经毛躁的妈妈。
还有一次老板不知道怎么惹我生气,我已经气够了,这傻孩子不说马上就检讨自己的错误,还说你看我姐姐,她也在看漫画!
是火上浇油,就是这样!
为了不偏不倚,骂完老板准备休息的我,只好再次逮捕喵喵暂停。
04
我想像我这样只有一个孩子的女同学,小时候都会有一个梦想:有个哥哥就好了!想象中的宠妹妹和暖男哥哥会好好照顾妹妹,遇到问题会站出来说:你敢欺负我妹妹?
在朵朵和喵喵的关系中,暖男这个宠物女孩只是一个美好的想象。他们战斗和合作,他们是真正的枪和玫瑰!
淼淼不到一岁的时候,就很喜欢三轮车。当有人推她时,她会笑。
一天,我爸推着喵喵出去玩。多多见妹妹笑得开心,立马主动出声:“我推你妹妹!” 叮嘱他小心一点后,兄妹俩就开始亲密互动了。
四岁的男孩笑着推了推粉玉雕琢的小妹妹,小妹妹笑得灿烂得连天都亮了。
你认为这是安静的时间吗?结果突然变了!
一个四岁的小男孩可能会认为推妹妹快一点会让他更快乐,但突然间他推得越来越快,四岁的宝宝就跟不上三轮车的速度了。立即的!他松开手,然后三轮车快速前行,终于撞到了路边。淼淼被甩出汽车座椅,脸颊、额头、鼻子都被划伤了!
像这样的伤害是难以避免的,尽管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说:当你姐姐靠近你时,你必须格外小心。但是对于男生来说,“小心”这个词基本上是自动屏蔽的。
朵朵的伤大部分来自朵朵的恶作剧,淼淼的大部分伤害都来自朵朵的恶作剧!
我的一位印度同事说,他的两个侄子从小就互相伤害,他的妹妹麻木了。那么,当大儿子是男孩时,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更多?
更何况,哥哥时不时让姐姐哭。
有一次在同学群里吐槽,一个女同学提醒我:哦,你忘了,高中男生也是这样!
05
以前我们小区有个游乐场,淼淼每天晚上都会去玩。淼淼很想打单杠,但她总是有点害怕。不管我们怎么鼓励她,怎么保护她,淼淼都不愿意。这时,朵朵说道:姐姐不怕!你是这样的,你是这样的!
几次示范后,淼淼终于愿意用手抓住单杠,双脚离地,开始了第一次尝试。
三岁的喵喵很紧张也很兴奋,而六岁的朵朵在她身边不停的大声喊道:“姐姐不怕!” 姐姐,别放过!加油姐姐!姐姐,别放过!
这段视频是用我的手机录制的。多次更换手机后,我保留了这个视频。每次打开,我的眼睛都会有些湿润。手足之间100%的信任和关心,非常感人。
搬到加州后,开学第一天,朵朵拉着喵喵的手:“姐姐,别怕。” 事实上,妹妹在新环境中的适应速度比哥哥快得多,很快就和新同学一起离开了。我想,朵朵那句“别怕姐姐”也是为自己说的。在陌生的环境中,离开熟悉的老师和同学,妹妹是他最信任的“不变”。
我们家附近有一个山地自行车公园,多多妙在加州的第一个夏天每天晚上都会骑在这里。
六岁的喵喵只敢骑小坡,一遇到大坡就跳下车。九岁的孩子一次次示范,淼淼还是犹豫不决。朵朵有些着急,走到我面前:“妈,让你姐姐试试吧!”
“你为什么要试试你姐姐?!”
“因为很有趣,所以想让姐姐也体验一下!”
淼淼终于愿意尝试一次,多多和姐姐一起跑着喊:姐姐划桨(踩踏板,踩踏板)!姐姐划桨!姐姐,别放过!加油姐姐!
淼淼顺利越过大坡,兴高采烈地冲到弟弟身边,开心地抱淼淼转了一圈:我说可以!
很多时候,当他们两个都做不好的时候,当我开始不耐烦的时候,我就会想起那个喊“姐姐别放手,姐姐踩踏板”的小哥哥,我会也想到敢相信我哥才。挑战自我的胆小妹妹,或许这种百分百的支持和信任,就是我以前没有机会体验过的兄弟情。
06
淼淼始终站在哥哥这一边。对于淼淼来说,哥哥是最好的朋友。
有一次,朵朵在和孩子们玩耍时受伤了。淼淼非常着急。他去检查弟弟的伤势,愤怒地批评其他孩子。
很快多多又开始玩了,淼淼还在担心,跑过去问哥哥你怎么样,多多有点不耐烦,叮嘱姐姐不要耽误他开始游戏。
淼淼红着眼睛回过神来:“我很在乎哥哥,可是他不领情我的好意。”
我也有些生气,看着心爱的小女儿,还有九岁多的没心没肺的小男孩脸上的委屈,我说:那我们不要兄弟!他不是那么好!
淼淼泪流满面,怒道:“你为什么不要我哥哥?你要把他交给谁?别人不会好好照顾他的!”
我说:“那我再给他一次机会?”
淼淼道:“为什么是机会?为什么不是永远!不管他做什么,你要他,你要原谅他!他每次欺负我,我都会原谅他,你为什么不能?”
淼淼越哭越伤心:“不管他让我哭多少次,我都会原谅他!你不能送他走,我会想他的。他欺负我,他也是我的兄弟,我们是家人!”
他们的冲突后来像往常一样以拥抱解决。
我记得看到过这样一种理论,即决定兄弟姐妹之间亲密关系的因素是他们分享快乐时光的比例。
矛盾和冲突肯定会伴随他们成长的整个过程,但共同分享的快乐和陪伴才是决定他们相爱的关键因素。
淼淼的回答已经是最好的回答:我们是一家人。
07
两个孩子会带来多少烦恼和烦恼,两个孩子又会带来多少甜蜜和欢乐?他们互相打架让我们烦躁的故事?他们相爱的那一刻,让我们的心融化了?我的朋友圈一被招募,就收到了很多朋友的投稿。
小倩:
我家的两个孩子年龄相差不大,可惜都是从小到大的那种。而且很遗憾,这么多年过去了,这种局面一直没有突破性的改变。无论是在家里,在车里,还是在外面,争吵和打架总是他们释放压力和诠释姐弟关系的方式。
当一位母亲不得不经常安慰自己时——相爱相杀。
但他们相爱的方式也不是很温暖。放学后,他们经常在学校流连忘返。我的王牌是“在车里等你5分钟,不会太晚”。焦急的从车窗外喊道:xxx,我们要走了啊啊啊啊!!(声音太大了,别害臊!!)
前天晚上,挂钟快到10点了,两个人还在刷牙,聊着有营养的话题。因为妈妈的缘故,我忍不住冲了进去,骂了第一只鸟的女儿,看到她瘪了气,才松了口气离开了。刚一出门,就听到儿子淡淡的说:“父母怎么会对孩子说这么可怕的事情……”(喂喂喂,你有没有对父母做过几件可怕的事呢!)
太空猪:
“哥哥上幼儿园的第一周,隔壁班的哥哥每天都要去看看哥哥有没有哭,哥哥哭的时候,哥哥最管用,拍拍就好。”
“最烦躁的时候是弟弟生病的时候,弟弟一定要跟他在一起。最近最可怕的两次发脾气,就是弟弟一定要去给哥哥下药。”
元儿:
我和元儿商量了一下,我们觉得有些区别不一定是老大和老二的区别,也可能是男孩和女孩的区别,或者说是天生性格的区别。差异是非常不同的,而同样的可能是兄弟姐妹之间一直陪伴和成长的经历。
“你想生二胎吗?” “生两个/多个孩子的利弊是什么?” 这与“你想结婚吗?”是一样的。一切都成立了,因为每一种生活都有这种选择的起起落落。